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松毛虫危害下的马尾松林冠层光谱特征可辨性分析



编号 zgly000159518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松毛虫危害下的马尾松林冠层光谱特征可辨性分析

作者 许章华  刘健  陈崇成  余坤勇  黄旭影  王美雅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3S技术应用研究所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三明学院  福州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母体文献 国土资源遥感 

年卷期 2016年02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763.7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害  光谱特征可辨性  单因素方差分析  空间距离法  相关系数法  光谱角制图法 

文摘内容 深入挖掘寄主光谱响应机制是推进马尾松毛虫害遥感快速监测与预警的必要基础。将采集于福建省长汀县、南平市建阳区的46条马尾松林冠层光谱曲线数据设为规则组,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实现不同危害等级可辨性波长的选择。研究表明,不同危害等级下的马尾松林冠层光谱数据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中度—重度危害的马尾松林冠层光谱可辨性在516.51~598.99 nm和700.68~706.18 nm位置上有显著差异(P<0.05),在708.92~810.62 nm位置上有极显著差异(P<0.01)。为此,以519.20 nm,540.72 nm,758.40 nm和785.88 nm波段处光谱反射率为组合,以健康状态下的马尾松林冠层光谱数据为标准样本,基于空间距离法、相关系数法及光谱角制图法分别建立松毛虫危害等级的定量化判定规则,并利用将乐县、南平市延平区、华安县的34条验证组光谱曲线数据对此规则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空间距离法的判定效果远优于相关系数法与光谱角制图法;无松毛虫危害、轻度危害、中度危害以及重度危害的空间距离判定规则依次为:<0.355 3,[0.355 3,0.742 5),[0.742 5,0.9631)及≥0.963 1,判定精度为88.24%,准确率达97.06%。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