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56537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喀斯特石漠化区不同经营类型次生林群落特征及林分结构
作者
袁丛军
喻理飞
严令斌
葛龙允
杨瑞
王加国
丁亮
王长俊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山地生态与农业生物工程协同创新中心
母体文献
西部林业科学
年卷期
2017年01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S718.5
关键词
次生林
群落结构
林分结构
喀斯特石漠化区
封山抚育
封山改良
封山造林
文摘内容
以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龙场镇沙溪村喀斯特石漠化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封山造林、封山抚育和封山改良3类经营类型群落特征和林分结构。结果表明:(1)不同经营类型的编目统计层次水平物种数量均呈封山改良>封山造林>封山抚育类型,除均匀度指数(E)呈现封山造林(0.761)>封山改良(0.734)>封山抚育(0.654),物种丰富度指数(R)、Shannon指数(D)、Simpson指数(生态度优势指数,H)均呈现封山改良>封山造林>封山抚育;而群落稳定性则呈现封山改良(12.036)>封山抚育(14.891)>封山造林(17.223);(2)封山抚育类型的林分组成为光皮桦、猴樟、木姜子,林木以相对中径级木为主(50.8%),大径级木最少(4.8%);封山改良类型的林木组成为柳杉、木姜子、喜树、厚朴、侧柏,且目标树种柳杉、喜树和厚朴占据大量的比重(87.83%),而木姜子和侧柏仅占有12.17%;封山造林类型的林木组成为猴樟、木姜子、光皮桦,且目标树种所占比重最大(80.70%);(3)封山改良类型更有利于保持治理恢复区的物种组成、丰富物种多样性及维持群落稳定性,可作为今后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植被建植与恢复的优选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