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0820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人肿瘤坏死因子α逆转原发性肝癌耐药性体内外实验研究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B超室
母体文献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年卷期
2006,13(4)
页码
257-262
年份
2006
分类号
R73-3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
药物耐受性
小鼠
裸
模型
动物
文摘内容
目的: 探讨外源性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肝癌耐药细胞的逆转作用及对原位种植耐药动物模型抑瘤效应。方法: 不同方法检测转染TNF-α后耐药细胞耐药指数及细胞对罗丹明潴留率和细胞P-gp蛋白的变化; 建立耐药动物模型, 计算肿瘤抑制率及检测肿植瘤的耐药蛋白表达和肝癌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 TNF-α耐药逆转率范围为21.3%~92.2%, 其中对ADM、MMC和5-FU在逆转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43; 罗丹明(Rho123)试验显示, 转染细胞内Rho123的积累明显增加, 逆转前后细胞内荧光强度3h后达到高峰为2.47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93。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转染后细胞内P-gp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 吸光度值TNF组为(10.6±4.6)%, 与ADM组(97.9±7.4)%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83。与亲本细胞HepG2组(8.6±2.3)%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73。体内试验显示, 转染TNF-α基因的肝癌细胞种植的肿瘤生长明显减慢, 移植瘤的体积和质量抑制率在转染TNF-α基因组(TNF组)分别为58%和57%, 明显高于耐药细胞组(ADM组)的14%和18%, P=0.0287, 接近于亲本细胞系HepG2种植肿瘤的57%和54%, P=0.0652。同时, Western blot测定P-gp蛋白表达显示, 转染组为(0.12±0.03)%, 较耐药组的(0.95±0.26)%显著下降, P=0.0287; 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 TNF组为21.9±2.1, 与ADM组2.3±1.8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87; 与HepG2组的23.7±2.9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87。结论: 外源性TNF-α基因能在mRNA和蛋白水平有效逆转肝癌耐药细胞的耐药性, 增加耐药肝癌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 降低耐药性肝癌的致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