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地理种群疏叶骆驼刺光合和水分代谢特性的差异



编号 zgly000159721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地理种群疏叶骆驼刺光合和水分代谢特性的差异

作者 郭自春  曾凡江  刘波  李尝君  张波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  中国科学院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母体文献 干旱区研究 

年卷期 2016年02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Q945 

关键词 骆驼刺(AlhagisparsifoliaShap.)  地理种群  光合特性  水分代谢 

文摘内容 选取极端干旱区的策勒种群和干旱区的阜康种群,利用LI-6400测定了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温度(Ta)、水汽压亏缺(Vpd)、相对湿度(RH)等相关参数,对2个不同分布区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 Shap.)的光合特性和水分代谢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骆驼刺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策勒种群的光饱和点(1 300μmol·m-2·s-1)、光合最适宜温度(35℃)均高于阜康种群(光饱和点为1 000μmol·m-2·s-1,光合最适宜温度为31℃);与阜康种群相比,策勒种群采用低光合、低蒸腾、高水分利用效率的节水对策来维持植物在极端干旱环境下的正常生长。策勒种群的净光合速率(5.68μmol·m-2·s-1)、蒸腾速率(2.71 mmol·m-2·s-1)和光能利用效率(10.35 mol·mol-1)远低于阜康种群(净光合速率为8.57μmol·m-2·s-1,蒸腾速率为6.11 mmol·m-2·s-1,光能利用效率为12.56 mol·mol-1),而水分利用效率(1.79μmol·mmol-1)和水汽压亏缺(3.96 k Pa)明显高于阜康种群(水分利用效率为1.33μmol·mmol-1,水分亏缺为3.28 k Pa),说明策勒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