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冬季覆盖作物秸秆还田对双季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64968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冬季覆盖作物秸秆还田对双季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 唐海明  肖小平  李超  汤文光  郭立君  汪柯  孙玉桃  程凯凯  孙耿  潘孝晨 

作者单位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8年18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154.3  S511.42 

关键词 水稻  冬季覆盖作物  双季稻田  根际土壤  群落功能多样性 

文摘内容 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是土壤质量变化重要的指标,不同作物类型的秸秆还田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具有明显的影响。以位于双季稻主产区不同冬季覆盖作物-双季稻种植模式大田定位试验田为研究对象,以冬闲-双季稻种植模式为对照(CK),应用Biolog-GN技术开展黑麦草-双季稻(Ry)、紫云英-双季稻(Mv)、油菜-双季稻(Ra)和马铃薯-双季稻(Po)种植模式条件下不同冬季覆盖作物秸秆还田后对双季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早稻和晚稻成熟期,与CK处理相比,冬季覆盖作物秸秆还田处理增加了稻田土壤碳源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以Po处理AWCD均为最高,均显著高于Ry和CK处理。不同冬季覆盖作物秸秆还田处理土壤微生物代谢多样性指数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早稻成熟期,Po处理的Richness、Shannon和McIntosh指数均为最高,其次为Ry、Mv和Ra处理,CK处理最低;晚稻成熟期,各处理的Richness、Shannon和McIntosh指数大小顺序均表现为Po>Ra>Mv>Ry>CK。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冬季覆盖作物秸秆还田处理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为氨基酸类和糖类物质,不同处理间碳源利用类型有差异。冬季覆盖作物秸秆还田措施有利于提高双季稻田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