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棉铃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地理变异



编号 zgly000156551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棉铃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地理变异

作者 陈元生  罗致迪  钟平华 

作者单位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母体文献 环境昆虫学报 

年卷期 2017年03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S433.4 

关键词 棉铃虫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地理变异  纬度  地理种群 

文摘内容 为探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不同地理种群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及其地理变异,推测该虫在不同地区可能发生的代数、为预测其发育发生期的差异提供依据,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该虫的综合治理。以采集自中国的4个地理种群(广东广州(23.08°N,113.14°E)、江西永修(29.04°N,115.82°E)、山东泰安(36.15°N,116.59°E)、辽宁喀佐(41.34°N,120.27°E)的幼虫在室内饲养繁育1代后为试材,采用在获得其在20℃、22℃、25℃和28℃恒温、L16∶D8的光周期条件下饲养的发育历期的基础上,比较研究这4个地理种群的幼虫、非滞育蛹和滞育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及其与栖息地纬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实验室人工饲料饲养的条件下,棉铃虫幼虫、非滞育蛹和滞育蛹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18℃-12.19℃、10.60℃-13.50℃、15.56℃-17.96℃,有效积温分别为254.91-300.89日度、126.21-204.43日度、181.03-363.39日度,滞育蛹的发育起点温度比非滞育蛹高3.39℃-5.50℃,其有效积温比非滞育蛹高35.56-165.89日度。这些说明棉铃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均存在明显地理变异,随栖息地纬度的升高,幼虫、非滞育蛹和滞育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栖息地纬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其余呈不显著负相关(P>0.05),而有效积温则相反,呈现上升趋势,滞育蛹有效积温与栖息地纬度升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余呈不显著正相关(P>0.05)。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