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长江中下游滩地的独特性与血吸虫病防治



编号 zgly000038121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长江中下游滩地的独特性与血吸虫病防治

作者 彭镇华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母体文献 湿地科学与管理 

年卷期 2005,1(1)

页码 16-19

年份 2005 

分类号 X37 

关键词 湿地  长江中下游流域  特点  展望 

文摘内容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统, 有“自然之肾”的美誉。长江中下游流域是我国湿地分布集中的区域, 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均分布于此。长江中下游难地比较独特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冬陆夏水, 枯水一线、丰水一片; 面积广大、生物多样性丰富。条件优越、经济发达; 人口密集、灾害频繁等。长江中下游湿地的重爵性不但吸引了广大学者、专家对其进行研究, 而且也引起了国家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彭镇华、江泽慧等本着以人为本的湿地保护原则, 创造性地提出了抑螺防病林作为一个新林种的新慨念, 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这一理论不但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滩地林业生态工程理论, 而且实践证明其经济、生态、社会等复合效益十分可观, 是灭螺防病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湿地开发相结合的行之有效的生态措施。长江中下游湿地的建设要遵循国家正确方针的指导, 本着以人为本, 坚持生态建设的道路, 加强长江中下游湿地建设的立法工作, 着重就长江中下游湿地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在党和国家的关怀、支持下, 在广大学者、专家的努力下, 长江中下游湿地必然会发挥出其重要的作用.为国家的可持续发键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