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斜纹夜蛾中肠糖代谢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编号 zgly000145976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斜纹夜蛾中肠糖代谢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作者 罗婉冰  何文婧  黄玉秋  胡丹  黄立华  冯启理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昆虫学报 

年卷期 2013年09期

年份 2013 

分类号 S433.4 

关键词 斜纹夜蛾  变态发育  糖代谢  保幼激素  饥饿  基因表达  中肠 

文摘内容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重要农业害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幼虫一蛹的变态发育过程。由于变态发育前后昆虫的食性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作为食物消化吸收的中肠也发生了解体和重建。与此相适应,昆虫中肠的各种物质和能量代谢也可能会相应地发生改变。为研究斜纹夜蛾中肠变态发育过程中糖代谢途径的变化情况,我们从斜纹夜蛾中肠EST文库中鉴定出了12个糖代谢相关基因,克隆了其中3个基因的全长cDNA,并应用半定量PCR和定量PCR的办法检测了其在幼虫-蛹变态发育期中肠组织的转录表达以及对激素和饥饿等因素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这3个基因(α-L-岩藻糖苷酶、N-乙酰葡萄糖胺-6-磷酸去乙酰酶和烯醇化酶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分别为1 461,1 200和1 299 bp,预测的分子量分别为56.3,43.3和46.7 kDa。这12个糖代谢相关的基因在变态发育期的中肠组织中具有5种不同的mRNA表达模式:(Ⅰ)只在幼虫期高表达(唾液麦芽糖酶前体蛋白、糖基水解酶31家族成员蛋白、线粒体乙醛脱氢酶、β-1,3-葡聚糖酶基因);(Ⅱ)只在预蛹期高表达(β-葡萄糖醛酸酶、β-N-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3基因);(Ⅲ)只在蛹期高表达(葡萄糖胺-6-磷酸异构酶基因);(Ⅳ)在预蛹期和蛹期高表达(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N-乙酰葡糖胺-6-磷酸脱乙酰酶和α-L-岩藻糖苷酶基因);(V)在变态发育期恒定表达(烯醇化酶基因)。这说明,为适应变态发育斜纹夜蛾中肠糖代谢途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保幼激素对这些基因的表达没有明显的影响,但蜕皮激素对Ⅰ类基因(如糖基水解酶31家族成员蛋白基因)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Ⅲ类基因(如葡萄糖胺-6-磷酸异构酶基因)有显著的上调作用。此外,我们还发现饥饿对几乎所有这些基因的表达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表明,昆虫中肠变态发育过程中糖代谢相关基因的动态变化可能受到蜕皮激素以及饥饿相关因素的共同调控。这一研究对从代谢角度揭示昆虫变态发育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