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43326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典型低纬度海区(南海、孟加拉湾)初级生产力比较
作者单位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2年18期
年份
2012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南海
孟加拉湾
初级生产力
文摘内容
南海和孟加拉湾有着相似的纬度范围,均处于低纬度季风区,但环境的开放性和水体交换特征有所不同。将南海和孟加拉湾的初级生产力进行对比,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低纬度海区生物生产过程的认识。南海有着复杂的物理过程,存在涡旋、上升流、黑潮、台风和冲淡水等多种现象,显著地影响着初级生产力大小和时空分布。南海初级生产力有以下几个特点:(1)受冲淡水和沿岸上升流的影响,沿岸海域常常高于开阔海区;(2)初级生产力的高值通常不出现在表层,大都出现在次表层;(3)在开阔海区受水体交换(黑潮等)和中尺度现象影响(涡旋)显著。此外,南海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变化也比较明显,但季度变化规律有较强的区域性。孟加拉湾物理环境与南海差别明显,初级生产力主要受淡水输入、涡旋和光照的影响,受台风和上升流影响不如南海明显。在沿岸区,高温低盐水覆盖了沿岸上层水体,使得混合层较稳定,抑制了深层富含营养盐水体的涌升补充,导致初级生产力下降;光强(悬浮物多、多云天气多)也限制了初级生产力。孟加拉湾开阔海区常常有涡旋形成,也对初级生产力有一定影响。沿岸区初级生产力南海高于孟加拉湾,而在开阔海区两者差别不大,因此整体上南海初级生产力水平高于孟加拉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