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双季板栗休眠期至花期芽体或花序内源激素的变化



编号 zgly000171637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双季板栗休眠期至花期芽体或花序内源激素的变化

作者 周芳萍  潘晓芳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林学院 

母体文献 经济林研究 

年卷期 2020年03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664.2 

关键词 板栗  花芽分化  内源激素 

文摘内容 【目的】研究双季板栗休眠至花期(雌花序出现)结果母枝混合芽和结果枝基部叶芽、纯雄花序、混合花序内源激素含量及其比值,为板栗花芽分化调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双季板栗休眠期前期每隔30 d、休眠末期至芽体萌动每隔15 d采集结果母枝混合花芽,在萌动至花期每隔3~5 d采集结果枝基部叶芽、混合花序和纯雄花序,测定ZR、IAA、GA3和ABA含量,分别以C(ZR)、C(IAA)、C(GA3)和C(ABA)表示。【结果】各时期IAA和ABA含量均高于ZR和GA3含量,C(GA3)/C(ZR)和C(IAA)/C(ABA)值均显著高于C(GA3)/C(IAA)、C(GA3)/C(ABA)、C(ZR)/C(ABA)和C(ZR)/C(IAA)值。在休眠至萌动期,混合花芽IAA含量从11.810 ng/g上升至36.770 ng/g,ABA含量从148.312 ng/g下降至64.938 ng/g,IAA含量在萌动前极显著升高,ABA含量极显著下降;C(IAA)/C(ABA)值从0.072显著上升为0.566,C(ZR)/C(IAA)和C(GA3)/C(IAA)值下降最显著,分别从0.721和0.445下降至0.263和0.158。在萌动至花期,混合花序和结果枝基部叶芽IAA含量呈抛物线变化,纯雄花序呈不规则抛物线变化,均于3月30日达到峰值,分别为102.801、89.466、112.850 ng/g;各部位ABA含量呈波浪形变化,GA3与ZR含量呈无明显规律的波动变化;混合花序和纯雄花序C(GA3)/C(ZR)和C(GA3)/C(IAA)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在现雄期至现雌期大幅上升并表现为混合花序C(GA3)/C(ZR)和C(GA3)/C(IAA)值高于纯雄花序;结果枝基部叶芽、纯雄花序和混合花序C(GA3)/C(ABA)、C(IAA)/C(ABA)和C(ZR)/C(ABA)值的变化规律相似,在开始出现纯雄花序后,纯雄花序C(GA3)/C(ABA)、C(ZR)/C(ABA)和C(IAA)/C(ABA)值均高于混合花序;C(ZR)/C(IAA)值与其他指标值的变化规律不同。【结论】高C(IAA)/C(ABA)值、低C(ZR)/C(IAA)和C(GA3)/C(IAA)值共同作用,在促进芽萌动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C(GA3)/C(ZR)、C(GA3)/C(ABA)、C(ZR)/C(ABA)和C(IAA)/C(ABA)值可能影响板栗的花性,高C(GA3)/C(ZR)值、低C(GA3)/C(ABA)值、低C(ZR)/C(ABA)值和低C(IAA)/C(ABA)值有利于雌花形成。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