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4623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卧龙自然保护区人工种植大熊猫可食竹环境适应性初步研究
作者
黄金燕
李文静
刘巅
张明春
谢浩
蔡水花
李晓燕
黄圣杰
徐亚琳
周世强
周小平
李德生
张和民
作者单位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大熊猫国家公园珍稀动物保护生物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母体文献
世界竹藤通讯
年卷期
2018年05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795
关键词
大熊猫
可食竹
人工种植
环境适应性
生长表现
文摘内容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人工种植大熊猫可食竹当年的环境适宜性和生长差异。调查结果表明,竹子种植成活率除刺黑竹为60. 56%外,其它竹种都在84%以上,且刺黑竹与蓉城竹间的种植成活率有显著差异(P<0. 05);每100丛母竹平均发笋数量,拐棍竹、油竹子、蓉城竹、篌竹、八月竹、斑苦竹、刺黑竹分别为320、277、231、181、165、61和59株,其中拐棍竹、油竹子与蓉城竹休眠芽萌发相对较多而发笋数较多,斑苦竹和刺黑竹发笋数量较少;篌竹、蓉城竹和拐棍竹新生竹笋的存活率较高,达97%以上,油竹子、刺黑竹次之,最低的为八月竹和斑苦竹;新生竹平均基径八月竹最大,为0. 858 cm,其次是斑苦竹,为0. 662cm,拐棍竹最小,仅为0. 265 cm,且除刺黑竹—油竹子、刺黑竹—篌竹、篌竹—油竹子、篌竹—蓉城竹外,其它竹种新生竹基径间存在显著差异(P<0. 05);新生竹平均秆高以八月竹最高,为88. 4 cm,其次为斑苦竹,为64. 8 cm,拐棍竹最矮,为22. 0 cm,且除刺黑竹—篌竹、篌竹—蓉城竹、篌竹—油竹子、蓉城竹—油竹子、斑苦竹—八月竹外,其它竹种间新生竹秆高生长均存在显著差异(P<0. 05)。总体评价,在当地人工种植大熊猫可食竹,刺黑竹前期表现种植成效或环境适应性最差,斑苦竹次之,其它竹种表现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