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太湖地区绿肥还田与无机氮追肥配施的环境效应分析



编号 zgly000146104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太湖地区绿肥还田与无机氮追肥配施的环境效应分析

作者 赵冬  颜廷梅  乔俊  杨林章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母体文献 土壤通报 

年卷期 2013年01期

年份 2013 

分类号 S511 

关键词 太湖地区  绿肥还田  田面水  无机氮追肥  产量 

文摘内容 通过太湖地区绿肥还田与不同用量的无机氮追肥配施小区试验,研究了水稻苗期、分蘖期和抽穗期田面水氮素不同形态的变化特征、径流损失及水稻产量。结果表明:绿肥还田后,水稻苗期田面水中总氮浓度出现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总氮浓度增加的原因主要是有机氮浓度的增加,而无机氮浓度先升后降;分蘖肥和穗肥施用后,田面水氮素浓度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升高,田面水总氮和有机氮在施肥后第1天达到最大,随后快速下降,而无机氮在施肥后则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变化过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稻季氮素径流损失不断增大,无机氮是氮素径流损失的主要形态,且径流水中无机氮以铵态氮为主,故应将铵态氮作为农田排水污染检测的主要指标;绿肥还田模式下,施用氮素基肥可大大提高田面水的氮素含量,增加氮素流失风险,而不施氮素追肥或者过量减施均可影响作物的产量。绿肥还田,稻季配施140 kg hm-2无机氮追肥,可减少48%无机氮肥投入,降低38.5%氮肥流失率,实现水稻产量效应和环境效应的协调,是水体污染严重地区值得尝试的一种农作方式。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