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陕北子洲黄土洼坝淤地淤积剖面元素分布特征分析



编号 zgly000160016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陕北子洲黄土洼坝淤地淤积剖面元素分布特征分析

作者 岳大鹏  袁晓宁  李奎  刘鹏  颜艳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朔州城区第一中学 

母体文献 干旱区地理 

年卷期 2014年05期

年份 2014 

分类号 P595 

关键词 黄土洼  坝淤地  元素  沉积环境  相关分析 

文摘内容 坝淤地淤积剖面化学元素分布特征可反映沉积环境信息。运用荧光光谱仪对黄土洼主坝内首次坑采的4.1 m淤积剖面进行全量元素测定与相关性分析,以期探讨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动力侵蚀堆积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黄土洼坝淤地淤积剖面中Si元素相对含量最大,Al、Ca元素相对含量次之。微量元素中,Ti元素相对含量最大。根据元素在剖面的分布特征可分为三类:I类元素垂直层理有变化,淤积层明显;Si类元素(Si、Na)与黄土淤积呈正相关,是黄土淤积物多少的标型元素。II类元素中Zr、Cr、Hf元素在2.40 m、3.00 m、3.44 m达到峰值,与土壤中有机质和粘土富集密切相关,其他II类元素层理变化不明显。III类元素在剖面内的含量出现相对稳定期与剧烈变化期交替出现的现象。剖面内,0.68~0.76 m、0.8~0.96 m、2.42~2.58 m、2.64~2.74m、3.1~3.26 m深度处沉积物分别对应于一次较大的来沙事件。1.4 m以上累积层内N元素含量的增加与人工氮肥的施放有一定的关联。除Cs、P元素外,大部分元素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剖面内P元素分布主要受人为因素与化学性质亲生物性的双重影响。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