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9247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辽北地区金针菇差季节栽培关键技术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特种菌业研究所
母体文献
中国林副特产
年卷期
2007,(2)
页码
57-58
年份
2007
分类号
S646
关键词
栽培关键技术
反季节
金针菇
辽北地区
沈阳地区
栽培模式
季节生产
菌袋污染
文摘内容
金针菇是我国目前大众化消费数量大, 价位高, 周年供货的食用菌之一。以沈阳市场为例, 现已形成了三段式供货格局, 每年11月~次年4月为河北菇占主要市场期; 每年5~10月为工厂化反季节菇占主要市场期; 进年来在两大栽培模式的间隙出现了差季节栽培模式, 所谓的差季节栽培就是指在每年7~11月份自然条件下, 利用遮阴大棚进行金针菇栽培, 其特点是: 菌袋生产安排在7、8月份, 出菇安排在9月下旬~11中旬, 这两个月通常是金针菇价位最高, 且市场供货量少, 需求量大的季节, 因此, 差季节生产的金针菇基本享有反季节工厂菇的价格, 但栽培的成本基本和顺季节栽培一样, 因此, 效益一直不错, 然而, 由于金针菇属低温菌类, 子实体在9月下旬~11中旬并非适温生长, 剧烈的温度变化和偶尔的高温, 经常导致菇质下降, 菌袋污染, 甚至出现严重亏损。沈阳师范大学特种菌业研究所从2003年起开始在辽宁省法库县沈阳奥师达菌业科技有限公司栽培基地进行金针菇差季节栽培, 历时3年, 期间有成功也有失败, 初步总结出一套适合沈阳地区的金针菇差季节栽培关键技术, 现总结加下。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