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洞穴水Ca2+,Mg2+含量特征及其对次生化学沉积物发育影响——以重庆武隆芙蓉洞为例



编号 zgly000131623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洞穴水Ca2+,Mg2+含量特征及其对次生化学沉积物发育影响——以重庆武隆芙蓉洞为例

作者 陈桥  雒昆利  董明星  李树文  叶成礼  刘强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重庆市武隆县芙蓉江风景名胜管理处  重庆市武隆县芙蓉江风景名胜管理处 北京100101  北京100101  重庆武隆408500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06年01期

年份 2006 

分类号 P641.3 

关键词 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  Ca2+  Mg2+离子含量  洞穴水  芙蓉洞 

文摘内容 洞穴水C a2+,M g2+含量及其变化量是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发育程度的最直接和最基础的反演载体。通过对芙蓉洞地表水、基岩水及洞穴水进行采样对比分析认为:(1)芙蓉洞洞穴水C a2+,M g2+含量总体变化不大,C a2+离子含量为44~52 m g/L,M g2+离子含量为32~45 m g/L。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的主要物质来源是C a2+离子,正处于C a2+离子沉淀较为完全,而M g2+离子还没来得及甚至没有开始沉淀阶段。(2)碳酸盐岩地区次生化学沉积物C a2+/M g2+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景观发育成熟度。不同岩溶地区的岩石渗透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岩溶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的发育程度及速率。(3)洞穴水C a2+,M g2+离子含量与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发育特征关系不大。(4)10年来,芙蓉洞洞穴水C a2+离子含量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次生化学沉积物发育度,和M g2+离子关系不大。外界能量输入引起的温度升高对次生化学沉积物发育程度影响较小,而pH值的改变对它影响较明显。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