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77953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珠江三角洲埋藏古森林地层年代与沉积特征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第四纪研究
年卷期
2012,32(3)
页码
454-464
年份
2012
分类号
P94 P597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古森林
湿地
^14C地层年代学
气候变化
文摘内容
珠江三角洲四会市和高要市两地埋藏古森林在发育历史时期形成了一层或多层腐殖质层。其中, 四会埋藏古森林腐殖质层发育起止年代大致为4218±91eal.aB.P.~3291±24eal.aB.P.; 高要埋藏古森林腐殖质层发育有3期, 它们的年代大致为4910±64~1966±42cal.aB.P., 但在4347±63~4017±35eal.aB.P.和3658±45~3539±19cal.aB.P.之间发育中断, 形成两层灰白色粘土层, 3期腐殖质层(从上至下)发育持续的时间分别为1500a, 400a和500a, 约1000±500a。在四会埋藏古森林腐殖质层中, 有机碳含量在26.2%-48.9%之间变化, θ^13C值波动介于329.8%-25.6%.之间, 其中, 粘土层与腐殖质层边界点的有机碳含量为26.2%, θ℃值为-25.6%o, 对应的年代为3291±24cal.aB.P.; 在高要埋藏古森林腐殖质层中, 有机碳含量在20.3%-64.0%之间变化, ∥℃值波动介于-30.9%.~-29.0%0之间, 而在腐殖质层之间的粘土层的中心位置, 有机碳含量从上至下分别为1.O%和8.8%, 对应的拶℃值分别为-28.2%.和-27.8%., 较相邻腐殖质层平均∥。C值偏正约2.0%。至2.5%。腐殖质层有机碳含量与θ^13C值显示, 埋藏古森林腐殖质层形成于湿地环境, 而粘土层中有机碳含量和θ^13C值与腐殖质层中的显著差异及粘土层的沉积特征则说明粘土层很可能形成旱地环境。沉积环境干湿变化的周期与腐殖质层持续的时间一致, 大致为1000±500a, 这种变化可能与中全新世以来气候在千百年尺度上的波动相关, 而四会和高要两地古森林湿地发育的起止时间不一致则主要与两地的地理位置及地形不同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