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6963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高寒地区人工植被恢复过程中沙表生物结皮特性研究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卷期
2006,24(6)
页码
98-102
年份
2006
分类号
S151.9
关键词
人工植被恢复
生物结皮
文摘内容
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对我国高寒地区荒漠化植被恢复不同阶段土壤生物结皮特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沙质荒漠化地区,通过人工植被恢复,土壤生物结皮的形成是荒漠化土壤得以固定的基础,沙丘的固定时间不同,结皮层的特性有很明显的差异: ①随固定时间变长,结皮层的土壤颗粒组成细化。结皮层砂粒总含量呈降低趋势,其中1~0.25 mm砂粒的含量逐渐降低,0.25~0.05 mm砂粒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而0.05~0.02 mm砂粒的含量在逐渐升高,粉粒和粘粒含量在固定初期呈逐渐增高趋势,之后趋于稳定;②固定过程中结皮层的化学性质逐渐变优。土壤结皮层的有机碳、速效养分、全氮含量及CEC均不断提高,说明结皮层对土壤养分有强烈的富集作用;碳酸钙和pH值没有十分明显的变化;有机物质的增多,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从而促进土壤酶活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