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4227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梭梭和多枝柽柳的枝干光合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大学
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2,33(2)
页码
344-352
年份
2022
分类号
Q94
关键词
荒漠植物
枝干光合
干旱胁迫
适应策略
文摘内容
荒漠植物长期演化过程中保留了枝干光合(P_(g))的特性,枝干光合有效减少局部碳损失,且在维持植物正常生理代谢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荒漠植物梭梭和多枝柽柳为对象,利用Li-Cor 6400便携式光合仪与特制叶室相结合监测枝干与叶片光合速率,同时辅以枝干/叶片功能性状(叶绿素含量、含水量、叶/枝面积、碳/氮含量等)与环境因子(空气温湿度、光合有效辐、土壤温度、含水量)的监测,量化两种荒漠植物的枝干光合,揭示枝干光合的主要影响因子,并评估其在植株个体水平上的贡献。结果表明:梭梭和多枝柽柳枝干光合能够有效减少枝干呼吸所释放的CO_(2),梭梭P_(g)可达2.37μmol·m^(-2)·s^(-1),抵消枝干呼吸释放CO_(2)的65%~76%;多枝柽柳P_(g)可达0.98μmol·m^(-2)·s^(-1),抵消枝干呼吸释放CO_(2)的57%~77%。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饱和水汽压差是P_(g)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梭梭和多枝柽柳的枝干光合所固定的CO_(2)分别占植株二氧化碳吸收的8.2%~16.6%和3.6%~8.3%,且最大值出现在气温较高的正午。忽视枝干光合的贡献来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荒漠生态系统碳过程,可能存在根本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