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2114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三个产地猕猴桃品种‘金梅’在低温贮藏及货架期内的采后生理和品质变化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种质创新与特色农业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猕猴桃产业技术工程实验室
北京华麟合众科技有限公司
母体文献
植物科学学报
年卷期
2020年05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TS255.1
关键词
猕猴桃品种‘金梅’
中华猕猴桃
低温贮藏
采后生理
货架期
文摘内容
以湖北武汉、湖南花垣和贵州大方3个不同产地的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黄肉新品种‘金梅’果实为材料,对‘金梅’果实在低温贮藏和常温货架期内的生理特征和品质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3个产地‘金梅’的果实硬度均在低温贮藏12周后快速下降至可食用硬度水平;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和总糖含量均表现为先快速上升然后稳定在较高水平,其中大方果实的SSC和总糖含量仅低温贮藏3周后就较早上升到稳定水平,但低于武汉和花垣的果实。3地‘金梅’果实中总酸含量则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在武汉、花垣和大方产的软熟果实中含量依次降低。3地‘金梅’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约在70~90 mg/100 g鲜重范围内小幅波动,其中花垣‘金梅’维生素C含量整体较低。3地‘金梅’果实在低温贮藏过程中均表现出较高的失重率和较低的腐烂率,其中大方果实失重率低于武汉和花垣,但其较早出现较高的腐烂率。花垣和大方‘金梅’果实在分别低温贮藏4、12、20周后转入到常温货架期的寿命可达4、3、2周之久;其中,大方‘金梅’较早较快软熟,并且其SSC含量明显低于花垣‘金梅’。研究结果表明3地‘金梅’均表现出较好的耐贮性和较长的货架期,其中花垣‘金梅’表现出较好的果实综合品质,可能与其干物质含量较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