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04919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中国东北产“樟子松”的核型研究
作者单位
东北林学院
北京大学 哈尔滨
北京
母体文献
植物研究
年卷期
1982年04期
年份
1982
关键词
欧洲赤松
核型研究
石质山地
植物分类学
吴仲伦
政夫
松属
刘慎
郑万钧
呼伦
文摘内容
作者研究了中国东北所产的“樟子松”的核型。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山地生长的樟子松与欧洲赤松的核型类似,而沙地生长的樟子松的核型则有明显的变异。根据核型比较研究,作者认为,把山地樟子松视为欧洲赤松的原变种,沙地樟子松应视为另一变种。 “樟子松”分布于黑龙江大兴安岭海拔400—900米山地及大兴安岭以西、西南一带沙地。因为它生长迅速,成材期短,能耐贫瘠干旱,为石质山地和草原沙地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在我国东北、内蒙、华北地区营林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多年来,在植物分类学上对于“樟子松”的归属问题还存在着一些分歧:V.L.Komarov(1901)、北川政夫(1939、1979)、竹内亮(1958)等人认为,中国东北产的“樟子松”与分布于欧亚大陆的欧洲赤松(Pinussylvestris)同属一种;D.I.Litvinov(1905)及陈嵘(1937)、刘慎谔(1955)、吴仲伦(1956),郑万钧等(1961、1978)的研究认为东北 的樟子松均为欧洲赤松的变种(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近来又有的作者认为中国东北地区的“樟子松”根据产地不同可分为山地樟子松(分布于大兴安岭山地)与沙地樟子松(分布于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尔草原之沙地上)两种类型,并认为前者为欧洲赤松原变种,而后者则为欧洲赤松之另一变种。 有关松属细胞学的研究主要有K.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