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青藏高原东部原始云杉林及其系列采伐迹地3个林地藓类种群结构与生物量的差异性评估



编号 zgly000063374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青藏高原东部原始云杉林及其系列采伐迹地3个林地藓类种群结构与生物量的差异性评估

学科分类 220.5510;森林采运学

作者 包维楷  雷波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母体文献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年卷期 2009,15(1)

页码 8-15

年份 2009 

分类号 Q969.260.8  S718.54 

关键词 苔藓  种群  盖度  生物量  森林采伐  采伐迹地  原始云杉林  青藏高原东部 

文摘内容 森林采伐对地表藓类种群的发育具有重要影响,但很少有人评估这种影响后迹地上的藓类种群状况.本研究调查了四川壤塘县4个系列采伐迹地和附近原始云杉林下3种林地优势藓类种群[锦丝藓即ctinothuidium hookeri)、塔藓(Hylocomium splendens)和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的发生频率和盖度、生物量以及维管束植物盖度和凋落物盖度,通过方差分析检验比较分析了3个藓类种群的盖度和生物量在不同采伐迹地及原始林之间的差异,评估了其自然发展趋势,揭示了维管束植物结构参数与藓类种群盖度和生物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1)3种藓类种群的盖度和生物量在采伐迹地和附近原始林间有显著差异,但在系列采伐迹地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证实森林采伐后林生地表藓类种群显著衰退,随着迹地自然恢复进程这些藓类种群并未能逐渐恢复;2)微环境尺度上的藓类盖度和生物量在系列采伐迹地之间有较大的波动,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乔木和草本层盖度是影响藓类种群生物量的主要因子.综合分析表明。采伐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藓类自身的生态适应性和繁殖策略综合决定着藓类种群的自然恢复能力;如果仅仅依靠迹地自然恢复过程,顶极藓类种群(塔藓和锦丝藓)是难以自然复壮的.图6表4参44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