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3810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自然和人工生境被子植物枝木质部结构与功能差异
作者
方菁
叶琳峰
陈森
陆世通
潘天天
谢江波
李彦
王忠媛
作者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1,45(6)
页码
650-658
年份
2021
分类号
Q94
关键词
栓塞
栓塞抗性
输水效率
木质部解剖
效率-安全权衡
文摘内容
水是植物生存与生长的基础条件,水分有效性影响植物木质部解剖结构、水力功能,使之形成特定的适应特征。因此,对比自然与人工生境中同一植物的水力功能与解剖结构差异,有助于理解植物对水分环境的适应机理。该研究以湿润区三角槭(Acer buergerianum)、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女贞(Ligustrum lucidum)为研究材料,对比分析了自然和人工生境中各物种的栓塞抗性(导水率损失50%时的水势(P_(50)))、输水效率(比导率(Ks))和解剖结构(导管直径(D)、导管壁厚(T)、导管密度(N)、木质部密度(WD)、厚度跨度比(t/b)^(2))特征,探究了同生境种内与跨生境、跨物种水平的效率-安全权衡关系,量化分析了水力功能与解剖结构的关系。结果发现:1)3种被子植物在自然生境中Ks更大,P_(50)更小,与其更大的D、更小的(t/b)^(2)有关。2)同生境种内Ks与P_(50)不存在权衡。3)功能性状和解剖结构相关分析表明:同生境种内D与P_(50)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除自然生境女贞外,T、(t/b)^(2)均与P_(50)正相关。相对于人工生境,在水分有效性低或无额外浇灌的自然生境中,植物通过增大导管直径显著提高其输水效率,从而避免水势下降、降低潜在栓塞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