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50328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山东主要土类中磷酸化酶及其与供磷特性的关系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单位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
母体文献
土壤通报
年卷期
2007,38(2)
页码
273-276
年份
2007
分类号
S153.6
S154.2
关键词
棕壤
潮土
褐土
磷酸化酶
土壤磷素
文摘内容
山东3大土类中棕壤的3种磷酸化酶以酸性磷酸化酶活性最高, 平均为0.9856ug 100g^-1, 其酸性磷酸化酶主要通过减少磷的吸附和固定, 增加磷的解吸, 提高缓效磷的含量, 从而改善棕壤的供磷状况; 潮土的3种土壤磷酸化酶以碱性磷酸化酶的活性最高, 平均为0.7032ug 100g^-1, 其碱性磷酸化酶主要通过增加磷的解吸, 提高缓效磷的含量, 从而改善潮土的供磷状况; 褐土的3种土壤磷酸化酶也是以碱性磷酸化酶的活性最高, 平均为1.009ug 100g^-1, 其碱性磷酸化酶主要通过减少磷的吸附和固定, 提高有效磷和缓效磷的含量, 从而改善褐土的供磷状况。高产农田的碱性磷酸化酶活性高于酸性磷酸化酶, 酸性磷酸化酶活性高于中性磷酸化酶, 其活性分别为0.8875ug 100g^-1、0.7043ug 100g^-1和0.2675ug 100g^-1。而且高产农田的3种磷酸化酶活性均极显著高于中低产田, 2类产量水平的农田, 均主要通过酸性磷酸化酶来改善土壤供磷状况, 其中高产农田的酸性磷酸化酶主要通过减少磷的固定, 增加磷的解吸, 提高缓效磷的含量; 中低产农田的酸性磷酸化酶, 主要通过增加磷的解吸, 减少磷的固定, 提高有效磷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