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77332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北京山区油松林地菌根性食用菌发生规律
学科分类
220.1070;森林植物学
作者
陈青君
牛玉蓉
郝册
张国庆
秦岭
李金海
刘松
隗合亮
作者单位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治沙办
母体文献
中国农业科学
年卷期
2011,44(16)
页码
3377-3385
年份
2011
分类号
S646
关键词
菌根性食用菌
血红铆钉菇
点柄粘盖牛肝菌
油松
发生规律
文摘内容
【目的】明确北京油松林地菌根性食用菌的发生规律以及与林地的依存状况,为松林的持续发展和野生菌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北京山区油松林地发生的菌根食用菌种类、发生时间、发生量与立地条件等进行4年的定位观测和临时调查。【结果】血红铆钉菇(Chroogomphus rutilus)和点柄粘盖牛肝菌(Suillus granulatus)是油松林地最常发生的2种外生菌根菌,其次为棕灰口蘑(Tricholoma terreum)。点柄粘盖牛肝菌和血红铆钉菇分布于海拔400—1 100 m,于8—10月发生,多雨年份出菇达到4—5潮,持续时间可达2个月以上。其子实体发生后约5 d散发孢子,天热时7 d后腐烂。点柄粘盖牛肝菌在春秋雨水较多的年份还发生于夏初和深秋。充足降雨之后,连续3—5 d的高温是子实体大量发生的必要条件。油松林地地下菌塘菌丝密集,地表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结论】血红铆钉菇、点柄粘盖牛肝菌是北京油松林地的优势菌根性食用菌。降雨量、温度等气象因子是决定每年子实体发生时间和当年产量高低的重要因子。不同海拔、不同坡位的油松林地,菌根食用菌发生时间、发生的优势种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