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三亚珊瑚礁水域纤毛虫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编号 zgly000139013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三亚珊瑚礁水域纤毛虫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作者 谭烨辉  黄良民  黄小平  苏强  时翔  黄建荣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0年24期

年份 2010 

分类号 Q958.8 

关键词 纤毛虫  三亚湾  种类组成  环境因子  珊瑚礁 

文摘内容 2004年8月通过对三亚珊瑚礁水域纤毛虫进行表、底层采集分析,共鉴定6纲14目33属58种浮游纤毛虫,其中旋毛纲41种,叶口纲6种,寡膜纲5种,叶咽纲4种,前口纲和伪纤毛纲各1种。在14个目中,以旋毛纲环毛亚纲砂壳目纤毛虫种类最多,达到31种。主要优势种为布氏拟铃虫Tintinnopsis bütschlii、小拟铃虫Tintinnopsis minuta、丁丁急游虫Strombidium tintinnodes和具沟急游虫Strombidium sulcatum等,底层纤毛虫数量和种类都较表层高,底、表层平均丰度分别为375个/L和346个/L,表、底层纤毛虫种类差异明显,表层主要由浮游纤毛虫组成,以旋毛纲环毛亚纲砂壳目纤毛虫为主,急游目纤毛虫次之;而底层主要由缘毛目组成,如长圆靴纤虫Cothurnia oblonga、透明鞘居虫Vaginicola crystalline、钟虫Vorticella sp.以及吸管目的壳吸管虫Acineta sp.等。结果显示,在活珊瑚覆盖率高的站位(S4,S7和S9)纤毛虫数量明显低于珊瑚覆盖率低或没有珊瑚覆盖的站位,这暗示了珊瑚对纤毛虫的摄食作用。典型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三亚湾海域纤毛虫分布的主要因素有Chla、颗粒悬浮物SS和活性磷,以及水体溶解有机碳含量。通过对纤毛虫数量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分析表明,三亚湾珊瑚礁水域纤毛虫的数量与叶绿素呈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