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南方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与草本生物量的关系



编号 zgly000079474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南方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与草本生物量的关系

学科分类 220.2510;森林测计学

作者 李忠武  郭旺  王晓燕  申卫平  张雪  陈晓琳  张越男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大学环境生物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2,23(4)

页码 867-874

年份 2012 

分类号 Q142.3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  土壤粒径  土壤有机碳  草本生物量 

文摘内容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粒径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碳的变化,对揭示土壤有机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长期水土流失监测的基础上,采用土壤颗粒分级的方法,以南方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荒地、松林、草地)坡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不同粒径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的影响及其与草本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土地利用方式和坡位对不同粒径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较明显,研究区不同粒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草地〉松林〉荒地;不同粒径土壤有机碳所占比例主要取决于土地利用方式,与坡位关系不大;由颗粒有机碳/矿物结合态有机碳(POC/MOC)值可知,草地土壤有机碳较易矿化,而荒地和松林土壤有机碳较稳定;红壤丘陵区坡地土壤砂粒有机碳对草本生物量的影响较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