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的演变及其现实意义



编号 zgly000152790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的演变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 陈列  王斌  刘某承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母体文献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 2016年02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888 

关键词 起源  历史演变  古桑树群  黄河故道  夏津 

文摘内容 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是夏津自然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是黄河故道地区宝贵的活化石,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经济、文化、社会和遗传学价值。2014年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因其在防沙治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利用、农业景观维持等方面的多功能价值,被农业部正式公布为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遗产保护对保护与传承我国桑文化,促进桑产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本研究基于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和野外考查,探讨了夏津黄河故道及古桑树群的起源,系统分析了古桑树群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并简要阐述了古桑树群对夏津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夏津人民选择在黄河改道后留下的风沙地区种植桑树,既可防风固沙,又可发展生产;受战乱影响,夏津黄河故道地区的桑蚕业曾遭受严重破坏,但战乱也使桑葚、桑叶的食用价值被人们重视;近几年,古桑树群的保护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视。古桑树群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和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不仅可以为目前所倡导的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在思想和方法上提供有益借鉴,而且对于彰显农业的多功能特征、传承地方文化、开展科学研究、保障食品安全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可为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