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20604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丝絮片与纸
作者单位
河南省云阳蚕业试验场!南召
474676
母体文献
北方蚕业
年卷期
1999年03期
年份
1999
分类号
TS75
关键词
丝絮
植物纤维纸
赵飞燕
河南省
春秋战国时期
说文解字
纤维造纸
甲骨文
人们感觉到
造纸方法
文摘内容
现代各种纸张,无一不是用植物纤维做成的,不沾丝的边儿,可是,“纸”字却带“宗”偏分;系,丝也,这是怎么回事呢?古代我国并没有纸。古人记事,开始是将象形文字刻划在笨重的物体上,到南朝后半期人们才把文字刻在壳(乌龟的腹背硬壳)上或刻在牛羊猪鹿等兽类的肩肿骨上。这种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就称为甲骨文。而龟甲和骨片面积小,一片龟甲刻不了多少字。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感觉到甲骨来者不易,况且甲骨本身又很笨重,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新材料来记载事情。后来,这种东西出现了,那就是简续。简是竹片,读是木片。南方盛产竹子,人们多用竹简;北方木材多,人们多用木续。通信时,常使用一尺长的简续,所以人们就把书信称为“尺货。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