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混交模式下降香黄檀人工林树冠结构与黑痣病发生关系的研究



编号 zgly000150485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混交模式下降香黄檀人工林树冠结构与黑痣病发生关系的研究

作者 王晓曦  周国英  何苑皞  苏圣淞  李小敏  刘君昂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有害生物防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中国森林病虫 

年卷期 2016年04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763.7 

关键词 降香黄檀  树冠结构  黑痣病  病情指数  相关性  生态控制 

文摘内容 调查不同混交模式下降香黄檀树冠结构指标和黑痣病发病情况,分析树冠结构指标和黑痣病的关系,筛选出防控黑痣病的主要树冠结构指标。结果如下:降香黄檀黑痣病病情指数与枝下高(Hub)、叶面积指数(LAI)呈显著正相关性,与冠长树高比(PLCH)、冠幅(W)、树冠表面积(CSA)、单株叶面积总数(TLA)呈极显著负相关,一级分枝粗度(Dfb)、一级分枝角度(Afb)、冠形率(CSR)、冠层密度(CLD)与病情指数相关性不显著;树冠表面积(CSA)与病情指数相关系数最大。通径分析表明各树冠结构指标对病情指数直接作用结果如下:正向作用程度从大到小顺序为LAI、W、CSR、Dfb、Afb;负向作用程度从大到小顺序为PLCH、CLD、CSA、TLA、Hub。由决策系数可得,对黑痣病有防控作用的各树冠结构指标从大到小顺序为CLD、PLCH、LAI、Hub、W、TLA、CSR、CSA、Dfb、Afb。综合分析可得,PLCH和W对黑痣病的相对重要性适中,与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混交模式呈极显著正相关,所以选取PLCH和W作为黑痣病生态调控的主要树冠结构指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