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黑龙江省大豆生长季旱涝时序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73026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黑龙江省大豆生长季旱涝时序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作者 李秀芬  郭昭滨  朱海霞  王萍  宫丽娟  姜丽霞  赵慧颖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东北地区生态气象创新开放实验室  黑龙江省应急救援保障中心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0,31(4)

页码 1223-1232

年份 2020 

分类号 F32 

关键词 春大豆  旱涝时序特征  标准化降水指数  黑龙江省  相对气象产量 

文摘内容 气候变化背景下黑龙江省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旱涝转换频繁,不利于黑龙江省的大豆安全生产。为研究黑龙江省大豆生长季旱涝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机制,基于黑龙江省60个气象站点1961-2018年逐日降水量数据和同期大豆单产数据,选取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为旱涝判识指数,分析黑龙江省大豆生长季旱涝的时序特征,以及大豆不同生育阶段旱涝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18年,大豆生长季干旱影响范围整体呈微弱的减小趋势,雨涝影响范围整体呈现弱的增加趋势;而同期干旱和雨涝强度总体均呈微弱的增加趋势,以雨涝强度稍强;干旱和雨涝同时发生的几率占比60.3%。大豆生长季或将进入一个较湿润阶段,2012-2018年间,雨涝的影响范围和发生强度均明显高于干旱,有6年均发生了全域性或区域性雨涝,其中,5年发生中度雨涝。不同区域大豆生长季旱涝对其产量影响程度有所差异,西北部、北部和东部地区雨涝的影响均明显大于干旱的影响,中部地区干旱和雨涝的影响程度相差不大,西南部、南部、东南部地区干旱的影响远大于雨涝的影响。在大豆开花-鼓粒期,旱涝与大豆产量的波动密切相关,西北部、西南部、中部、南部、东南部地区降水正常略偏多对大豆增产有利,但中度及以上雨涝仍会造成大豆减产;北部地区大豆产量波动主要受雨涝影响严重,东部地区干旱和雨涝对大豆产量波动造成的影响程度相似。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