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标准切花菊杂交F1代群体侧枝侧蕾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遗传分析



编号 zgly000157920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标准切花菊杂交F1代群体侧枝侧蕾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遗传分析

作者 何臻  赵凤  张飞  陈发棣  蒋甲福  管志勇  陈素梅  房伟民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母体文献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卷期 2017年01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Q348  S682.1+1 

关键词 标准切花菊  侧枝侧蕾性状  表型变异  杂种优势  混合遗传模型  遗传分析 

文摘内容 以标准切花菊[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Tzvel.]品种‘优香’(‘Yuuka’)为母本、品种‘神马’(‘Jinba’)为父本进行杂交,对杂交F1代群体的单株侧枝平均长度、单株侧枝数、单株侧枝数与单株叶节数的比值(R1)、主蕾直径与侧蕾直径的比值(R2)、单株侧蕾数以及主蕾与侧蕾间距离6个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和相关性分析,并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检测这些性状的主基因效应。结果显示:杂交F1代群体6个侧枝侧蕾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3.78%50.65%,且侧枝性状的变异系数总体上高于侧蕾性状;各性状的频次均呈现连续性的正态分布趋势,说明这些性状可能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杂交F1代群体的6个侧枝侧蕾性状均在0.01水平上表现出显著的中亲优势,表明各性状均存在显著的杂种优势。6个性状中,单株侧枝平均长度的中亲值最大(62.30 mm),R1的中亲值最小(0.26);单株侧枝平均长度、R2和主蕾与侧蕾间距离的中亲优势均为正值,单株侧枝数、单株侧蕾数和R1的中亲优势均为负值。6个性状的中亲优势率为-53.74%31.28%,其中,单株侧枝数的中亲优势率最小,而主蕾与侧蕾间距离的中亲优势率最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单株侧枝平均长度和单株侧枝数均与R1呈极显著正相关,并与R2和单株侧蕾数呈极显著负相关;R2与侧蕾数也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二者均与主蕾与侧蕾间距离呈极显著正相关。混合遗传分析结果显示:单株侧枝平均长度、R1、R2和单株侧蕾数均受2对主基因控制,符合B-1模型,主基因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这4个性状的遗传率分别为77.07%、96.72%、64.38%和53.07%;单株侧枝数也受2对主基因控制,符合B-2模型,主基因表现为加性-显性,该性状的遗传率为74.38%,表明这5个性状的遗传存在主基因控制效应。而主蕾与侧蕾间距离符合A-0遗传模型,说明该性状无主基因控制,易受环境影响。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