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山东北部地区聚落遗址时空分布与环境演变的关系



编号 zgly000158526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山东北部地区聚落遗址时空分布与环境演变的关系

作者 郭媛媛  莫多闻  毛龙江  王守功  李水城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育部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母体文献 地理学报 

年卷期 2013年04期

年份 2013 

分类号 K878  K901.8 

关键词 遗址分布  海面变化  环境演变  山东北部 

文摘内容 利用GIS软件对山东北部地区聚落遗址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双王城剖面沉积环境分析和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聚落时空分布与环境演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距今8000-5000年间,在气候温暖湿润和海面相对较高的环境背景下,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海拔相对较高(20~200m),地形较为平坦(坡度<2°)的洪积台地和冲积平原上;西部平原地区由于地势低洼,容易积水而发生水患,因而很少有遗址分布。距今5000年之后,气候暖湿程度降低,海平面持续下降,人类活动范围明显向海扩展;西部低洼地区在气候变干和海面降低的双重影响下,自然环境得到改善,也开始被古人广泛开发利用。这一时期区域文化繁荣发展,逐渐形成社会结构复杂、城邦林立的初期文明。然而距今4000年左右,由于气候变化和洪患灾害加剧,史前文化开始明显衰落。商周时期气候环境趋于稳定,文化发展再次兴盛。北部滨海平原地区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人类适应区域资源环境条件,在早期农业人群难以定居的滩涂地上形成以盐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的聚落群。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