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蒿类荒漠草地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萌发植物多样性对降水增加的响应



编号 zgly000169179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蒿类荒漠草地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萌发植物多样性对降水增加的响应

作者 田梦  孙宗玖  李莹  李培英  谢开云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西部干旱荒漠区草地资源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草业学报 

年卷期 2019年12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降水增加  蒿类荒漠草地  土壤种子库  植物多样性  群落相似性 

文摘内容 为揭示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对降水增加的适应规律,采用人工模拟降水方法,对不同降水量[对照(CK)、增加5%(W5)、增加10%(W10)、增加15%(W15)、增加20%(W20)、增加25%(W25)]下中度退化伊犁绢蒿荒漠土壤可萌发种子库种子萌发数量及其多样性进行了调测。结果表明:0~5 cm土层土壤种子库萌发物种数及其萌发总密度随降水量增加呈上升趋势,且W20、W25下萌发密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萌发物种数较对照(7种)依次增加2.6、2.0倍;5~10 cm土层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无论降水增加与否,0~10 cm土层伊犁绢蒿、木地肤、毛梗顶冰花均有萌发,且降水增加显著促进伊犁绢蒿、木地肤、串珠老鹳草、毛梗顶冰花的萌发。随降水量增加,0~5 cm土层伊犁绢蒿可萌发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Sorensen相似性总体呈先增后降趋势,且降水增加≥20%处理相似性高于降水增加≤15%处理。降水增加后伊犁绢蒿荒漠土壤种子萌发物种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Patrick指数总体呈增加趋势,且0~5 cm土层较5~10 cm土层增加明显。土壤种子库可萌发种子密度具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受空间取样位置及降水的交互影响。综上所述,降水增加促进了伊犁绢蒿荒漠草地土壤种子库可萌发植物种数、种子萌发密度、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增加,导致其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增加,有利于退化蒿类荒漠草地的恢复。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