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58488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汉长安城遗址乡村社区意义空间构成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地理学报
年卷期
2015年10期
年份
2015
分类号
TU982.29
关键词
地方特征
意义空间
质性分析
参与式制图
汉长安城遗址
乡村社区
文摘内容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对乡村意义空间的认识能够帮助理解社区居民与居住环境之间复杂的心理联系,为缓解搬迁改造过程中非经济因素引起的社会矛盾提供思路。本研究利用半结构访谈、参与式制图方法,对汉长安城遗址申遗搬迁的9个村落社区的251位居民进行调查。通过对访谈结果的质性分析,获得地方特征类目12种,地方意义类目7大类,34小类。在此基础上,对地方特征和意义间的关联进行了交叉分析,并采用GIS可视化和空间分析工具,揭示了居民感知的空间格局。结果显示:村子、文化遗址、房屋和人构成了地方特征的主体,而地方适应、个人情感、历史文化联系和个人价值与成就成为地方的主要意义。地方特征作为意义的承载体,对意义的承载既有集合性特点,也表现出了明显的选择性。众多地方特征承载的意义共同形成意义体系,定义了当地的地方性,使此地区别于其他地方。另外,村民的地方感知具有空间结构,村落和遗址周围为感知热点区域,这些区域承载居民内心的重要的地方意义。情感联系、地方适应和个人认同可用于解释意义空间的对于居民的重要性。本研究延伸的措施建议是,以某种形式将典型的地方特征保留下来,有助于搬迁的社区居民故土情结的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