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重庆市6种常见园林植物功能性状对城乡生境梯度的响应



编号 zgly000167977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重庆市6种常见园林植物功能性状对城乡生境梯度的响应

作者 赵园园  陈洪醒  陈红  王海洋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洞头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19年08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688 

关键词 功能性状  生物量分配  园林植物  重庆主城区 

文摘内容 功能性状作为联系植物、环境与生态系统的桥梁,对研究植物适应不同生境的策略意义重大。本研究以重庆主城区中华蚊母树(Distylium chinense)、鸡爪槭(Acer palmatum)、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银杏(Ginkgo biloba)、玉兰(Magnolia denudata)为对象,遴选植物功能性状及生物量分配指标,定量分析了其在不同城市环境下的差异性,旨在考查植物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除比叶面积和生物量分配比例外,其他功能性状包括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随乡-郊-城环境梯度发生显著变化(P<0.05),表现为其数值随环境梯度显著下降;除鸡爪槭外,其余5种植物分配给繁殖器官的资源最多,分配给茎的资源最少;根据植物功能性状主成分分析,将6种植物分为3类: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基本未受城市环境影响类,营养器官未受影响而生殖器官受损类,以及营养和生殖器官均受损类;植物功能性状综合评价显示,在森林公园中植物性状表现最好,郊区公园次之,城市公园中最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