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56258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中华蟾蜍精子的发生和形成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母体文献
四川动物
年卷期
2008,27(3)
页码
347-350,F0004
年份
2008
分类号
Q959.5
Q954.43
关键词
中华蟾蜍
精子
发生
形成
文摘内容
中华蟾蜍精子的发生可以分为精原细胞期、初级精母细胞期、次级精母细胞期、精子细胞期和精子期5个时期,精子的形成过程包括核固缩、细胞质丢失、鞭毛形成等阶段。曲细精管中可以分出4种形态的精原细胞,其中有3种为增殖型精原细胞,另1种形态的精原细胞通过分裂形成1个精原干细胞和1个增殖型精原细胞,前者分裂以维持精原细胞的数量,后者发育分裂成精母细胞。Mallory三色法染色能清晰的区分精原干细胞和增殖型精原细胞。毕特氏器是异性生殖腺的残余,与精巢以被膜为界。性成熟个体的毕特氏器之卵母细胞圆形或椭圆形,多处于3时相;滤泡细胞扁平或矮立方状;卵母细胞间富含微血管、间质细胞、嗜苦味酸细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