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丹江口水库秋季底栖动物群落状态和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编号 zgly000172693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丹江口水库秋季底栖动物群落状态和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作者 池仕运  赵先富  高少波  张爱静  胡俊  李嗣新  胡菊香  董方勇 

作者单位 水利部中国科学研究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1,41(3)

页码 1229-1241

年份 2021 

分类号 TV6 

关键词 底栖动物  空间分布格局  群落状态指数IICS  协惯量分析  典范对应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 

文摘内容 为探讨丹江口水库底栖动物群落状态和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于2013年秋季(11月)对丹江口水库底栖动物进行了详细调查,共检出底栖动物35种,常见种为霍甫水丝蚓和苏氏尾鳃蚓,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和正颤蚓。调查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存在空间差异,现存量处于较高水平,未见明显衰退现象。就底栖动物群落状态(IICS)而言,汉江库区要好于丹江库区,库峡要稍好于库区和库湾。为揭示主要物种的环境偏好以及对底栖动物分布具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子,采用协惯量分析(Co-inertia Analysis,CIA)和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CCA的分析结果表明,水温、浊度、电导率、溶解氧、叶绿素a、锑、总氮、钼、高锰酸盐指数和硼对物种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PLS)的分析结果表明,pH、电导率、总氮、硼、钼、锑、钡和钒能很好地预测IICS分值,是底栖动物群落发展的制约因素。结合CCA和PLS分析结果来看,对底栖动物具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子主要为电导率、总氮、硼、钼和锑。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