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越冬期日光温室土壤和空气的热量传导特征



编号 zgly000164521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越冬期日光温室土壤和空气的热量传导特征

作者 胡婧娟  樊贵盛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母体文献 土壤通报 

年卷期 2018年04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625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土壤热量  零通量面  对流换热  辐射传热 

文摘内容 为探求越冬期日光温室内部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土壤表面及内部热量传递的日变化规律,以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采用整个越冬期对日光温室大棚内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等的跟踪观测数据,用传热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土壤温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土壤表面及内部的热流状况。结果表明:(1)室内土壤温度进行着以日为单位的周期性变化,室内表层土壤温度高于深层,室内分层地温对气温变化的响应存在滞后效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温度波的振幅越来越小,由表层到深层温度波振幅分别为5.24、2.83、1.79、0.93、0.76和0.17℃。0.4 m以下的地温基本处于稳定的状态;(2)揭示了土壤热量传递的零通量面的存在,土壤热量以零通量面为界限,分别向上向下传递,零通量面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随时间、随季节都在进行着变化,零通量面的最低位置出现在距地表0.25 m的土壤处,出现的时间为一月中旬早晨8:00左右;(3)计算了土壤通过对流和辐射两种方式的传热量,白天,土壤吸收热量,对流传热和辐射换热对土壤表面吸收热量均有贡献,土壤具有良好的贮热性能,夜间土壤释放热量,主要依靠辐射换热的方式,起到了维持室内温度的作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