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猕猴桃属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编号 zgly000033129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猕猴桃属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作者 姜正旺  王圣梅  张忠慧  黄宏文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 

母体文献 植物分类学报 

年卷期 2004,42(3)

页码 245-260

年份 2004 

分类号 Q949.758.2 

关键词 猕猴桃属  花粉  形态  种间杂交  人工选育  系统学 

文摘内容 由于天然种间杂交,猕猴桃属Actinidia Lindl.的分类存在着组间界限不清、近缘种之间很难区分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该属不同组、系的植物花粉及种间杂交后代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探讨该属物种的系统学关系。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猕猴桃属植物21种、6变种和4个不同种间杂交F1代植株的花粉,描述了它们的花粉形态,并根据花粉形态特征建立了相应的检索表。研究结果表明:(1)猕猴桃属的花粉形状主要以长球形至近球形为主,变异较小,而花粉粒大小和外壁纹饰的种间差异较大。(2)多数迁地保护物种的花粉粒以三孔沟为主,不同于以前报道的以三拟孔沟为主,原因可能是花粉样本采集地的环境不一样,以及野外的广泛杂交造成的。(3)种间杂交后代花粉空瘪,无授粉能力,是由于所采用亲本植株染色体的倍性不同,后代不能产生正常花粉所致。(4)人工选育雄株花粉外壁纹饰较野生雄株花粉的精细,这种花粉外壁纹饰变小的特征可能有利于雌雄异株植物的授粉受精。这一现象值得进一步探讨。(5)雄株花粉大小与其雌株果实大小之间有一定相关性,这一现象有助于杂交后代的早期筛选。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