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57224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大熊猫分布区近半个世纪逐日气温空间插值分析
作者
臧振华
肖倩茹
杨旭煜
古晓东
张公华
董向忠
申国珍
李俊清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生态系统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四川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保护管理站
福建省南平市数聚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
母体文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18年04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Q958
关键词
大熊猫分布区
逐日气温
空间插值
海拔效应
气候变暖
生物多样性保护
文摘内容
【目的】高时空分辨率的气温分布是准确模拟物种适宜分布区的基础。大熊猫分布区是全球3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之一,属于典型山地地形。【方法】为了有效消除海拔效应在气温空间插值中的误差,本研究基于线性递减率调整法(linear lapse rate adjustment,LLRA)对大熊猫分布区42个气象站点1960—2010年的日最高气温(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d Tmax)、日最低气温(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d Tmin)和日平均气温(daily mean temperature,d Tmean)进行了空间插值,评估了LLRA插值法的准确度,并分析了近半个世纪大熊猫分布区气候变暖的格局。【结果】结果表明,使用LLRA法校正误差的局域递减率插值,准确度明显高于全球平均递减率和初步局域递减率;大熊猫分布区将近90%的区域d Tmax、d Tmin和d Tmean同时显著上升,上升最快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秦岭和岷山西北部;d Tmax、d Tmin和d Tmean显著上升的中位速度分别为每100年上升1.68、2.32和1.77℃,超过3/4的区域d Tmin上升速度大于d Tmax;在气象站点代表的低于3 500 m的海拔范围内,d Tmin和d Tmean的变化速度随海拔上升表现出显著增加趋势,且d Tmin的上升趋势大于d Tmean。【结论】本研究证明了LLRA法能有效消除海拔效应在气温空间插值时造成的误差,提高山地气温空间插值的准确度。研究发现,大熊猫分布区近半个世纪经历了显著变暖,由LLRA插值获得的逐日气温分布图可为进一步评估变暖对大熊猫分布区珍稀濒危物种的分布影响、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