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手工克隆小鼠胚胎的研究



编号 zgly000147829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手工克隆小鼠胚胎的研究

作者 陈玉  李杏  张海平  Gábor Vajta  陈文彬  刘杰  李林  杜玉涛 

作者单位 深圳华大方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母体文献 黑龙江动物繁殖 

年卷期 2014年06期

年份 2014 

分类号 S814.1 

关键词 小鼠  HMC  透明带消化  电融合  化学激活  体外培养 

文摘内容 与传统克隆相比,手工克隆使用较为简单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操作即可生产克隆动物。小鼠作为模式实验动物在多领域得以应用。本研究中采用杂交胎鼠细胞系提供核供体细胞,在含细胞松弛素(Cytochalasin B,CB)和链蛋白酶(Pronase)及2%血清的M199 hepes缓冲液滴(CBMP)中消化透明带并切割去核,电融合后1 h,重构胚置于含Sr Cl2及CB(5μg/m L)的无钙体外培养液(Ca2+-free IVC)中激活6 h,体外培养液(IVC)中清洗3遍后,移入WOW系统培养,培养至小鼠HMC囊胚阶段。研究发现:1)CBMP液中Pronase的浓度相比20μg/m L和100μg/m L,卵母细胞透明带在10μg/m L组需要更长时间消化至消失,较有利于操作;2)直流电(DC)80 V,持续40μs,融合率达60%。3)含10 mmol/L Sr Cl2的化学激活液处理的重构胚与5mmol/L组相比,囊胚更高(29±3%∶13±3%,P<0.05),差异显著;4)两种体外培养液,CZB与m PZM,在IVC囊胚率上无显著差异(29±3%∶24±5%,P>0.05),而使用CZB可获得较高的囊胚率。本实验首次采用HMC方法体外条件下生产小鼠克隆胚胎,通过摸索透明带消化时间、电激活参数、化学激活试剂及培养液,尝试小鼠体外生产克隆胚胎的新方法,并取得了初步成果,技术优化及效率提高问题仍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