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垦殖对川西北高寒草地土壤中不同磷组分含量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66993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垦殖对川西北高寒草地土壤中不同磷组分含量的影响

作者 雷玮倩  胡玉福  杨泽鹏  何剑锋  肖海华  舒向阳  阳帆  李正青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母体文献 草业学报 

年卷期 2019年05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812.2 

关键词 川西北高寒草地  垦殖  土壤磷组分 

文摘内容 选择川西北高寒草地垦殖3和10年后的川贝母种植地为研究对象,以邻近未开垦天然草地土壤为对照,采用修正后的Hedley磷元素分级方法,探究垦殖对川西北高寒草地土壤磷组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垦殖导致了高寒草地土壤全磷(TP)、水溶性磷(H2O-Pi)、活性磷(NaHCO3-P)、潜在活性磷(NaOH-P)、中稳性磷(Dil.HCl-Pi)、高稳性磷(Conc.HCl-P)含量显著下降,残余态磷(Residual-P)显著上升。其中0~20 cm土层变化最显著,垦殖10年后,土壤TP、H2O-Pi、NaHCO3-P、NaOH-P、Dil.HCl-Pi和Conc.HCl-P分别下降了16.48%、78.98%、57.43%、26.06%、16.38%、10.87%,而Residual-P增加了40.08%。其中H2O-Pi、NaHCO3-P和NaOH-P含量变化显著高于其他组分的磷,说明磷的活性越高损失越明显。垦殖过程中,土壤H2O-Pi、NaHCO3-P和NaOH-P占全磷比重显著下降,而Dil.HCl-Pi、Conc.HCl-P和Residual-P呈上升趋势。垦殖前3年,土壤全磷及各形态磷组分的年下降率显著高于垦殖3~10年,说明垦殖过程中磷的损失主要发生在垦殖前期。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