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石榴毡蚧种群的空间格局及其抽样模型的建立



编号 zgly000170743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石榴毡蚧种群的空间格局及其抽样模型的建立

作者 徐睿  孙丹萍  王朝阳 

作者单位 河南林业职业学院 

母体文献 经济林研究 

年卷期 2020年02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665.4 

关键词 石榴毡蚧  空间格局  预测预报  抽样模型 

文摘内容 【目的】了解石榴毡蚧在石榴林间的空间分布格局,为摸清石榴毡蚧的危害情况及变化趋势提供参考,并为石榴毡蚧的预测预报及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集度指标、线性回归模型,对石榴毡蚧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并利用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λ)分析其聚集原因,建立最适理论抽样数模型与最佳序贯抽样模型。【结果】石榴毡蚧种群空间分布为聚集型负二项分布,且分布具有密度依赖性。石榴毡蚧种群在任意密度下都是聚集的,其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通过λ-m相关分析,得出回归方程λ=0.509 7m-0.342 8,R~2=0.723 7。当λ<2时,种群聚集可能是由于某些环境因素作用所引起;当λ≥2时,种群聚集是环境因素和昆虫习性的共同作用;当λ=2时,m=4.596 4。实际λ值均远大于2,每叶石榴毡蚧虫口数量均大于4.596 4头。建立的最适理论抽样数=模型为n(1/D)2 (15.886 0/m+0.382 6),依据该模型能确定不同虫口密度、不同误差条件下的最适理论抽样数。最佳序贯抽样模型为T 0′(n),T 0′(n)=5n±9.433 7n,依据该模型可计算出不同累计虫口数相应抽样数的上、下限值。【结论】石榴毡蚧种群空间分布为聚集型负二项分布,这是石榴毡蚧种群对生态环境适应的结果。聚集分布是其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综合影响的结果。根据所建立的抽样模型能准确计算出最适理论抽样数和虫口的数量。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