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广西贵县的螟害规律及其预测方法的探讨



编号 zgly000101822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广西贵县的螟害规律及其预测方法的探讨

作者 梁汉俭  邓启明  邬祥光 

作者单位 广西贵县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站  中国科学院中南昆虫所 

母体文献 昆虫学报 

年卷期 1966年02期

年份 1966 

关键词 水稻栽培  虫口密度  晚播  多发型  插秧期  预测方法  坐标图  稻株  单位面积  消长趋势 

文摘内容 1.从广西贵县1958—1964年的七年螟害调查资料,可以将全年螟害的消长趋势,划分为世代递减发生型、世代递增发生型和第三世代多发型等三种螟害发生型。 2.形成三种螟害发生型的原因,主要系由于水稻播植期的早晚与螟虫发生为害的不同组合所致。水稻播植期较早的年份,形成世代递减发生型;播植期较晚的年份,形成世代递增发生型:播植期居中的年份,则形成第三世代多发型。 3.本文根据历史资料,订出早、中、晚播植期的标准,以此标准为坐标图上的横轴,各世代螟害率为纵轴,作出了播种期与螟害型的关系模式图。根据这个模式图,在某年掌握了早稻播种期以后,就可以作出该年螟害发生发展趋势的展望。 4.求算三种螟害发生型各世代之间的螟害增减比值历年平均数,在某年获悉早稻播种期和第一世代实测螟害率以后,就可以根据这个比值平均数,依次推算以后各世代的预测螟害率。 5.关于各世代螟害率的近期预测,本文主张以幼虫虫口密度为依据,求算虫口密度与其所造成螟害率的二次函数曲线方程式,在获得幼虫密度以后,代入方程式来计算近期预测的螟害率。 广西贵县各世代的预测螟害率(y)与幼虫虫口密度(x,单位:头/亩)关系的方程式如下: 第一代 100y=10.54e0.0019x 第二代 100y=52.6 logx-100.5 第三代 100y=16.83e0.002x ?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