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紫花苜蓿和斜茎黄耆水力提升作用及其对伴生植物的效应



编号 zgly000172939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紫花苜蓿和斜茎黄耆水力提升作用及其对伴生植物的效应

作者 朱林  王甜甜  赵学琳  祁亚淑  许兴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宁夏中卫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0,(7)

页码 752-762

年份 2020 

分类号 S54 

关键词 禾豆牧草混播  水力提升  稳定同位素技术 

文摘内容 为探讨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及斜茎黄耆(沙打旺,Astragaluslaxmannii)与禾本科牧草混播后的水力提升现象,揭示深、浅根性牧草的种间关系,为混播草地的建植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开展了室外"上下盆"分根盆栽试验、采用土壤水分测定及"重水"(D2O,氘(D)含量》99.9%)标记法估算了苜蓿及斜茎黄耆分别与‘冬牧70’黑麦(Secale cereal‘Dongmu 70’)不同混播比例(豆科:禾本科分别为3:7、5:5、7:3)条件下水力提升的发生情况及其对伴生牧草生长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冬牧70’黑麦与斜茎黄耆混播后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与紫花苜蓿混播后的产量,同一种禾豆牧草混播组合不同混播比例中,以AC2(紫花苜蓿:‘冬牧70’黑麦为5:5)和BC3(斜茎黄耆:‘冬牧70’黑麦为7:3)混播组合的总产量最高。不同单混播组合的单株整个生育期内日均提水量存在显著差异,两种豆科牧草在混播时日均提水量均高于单播时,斜茎黄耆单混播时的日均提水量显著高于紫花苜蓿,BC2组合(斜茎黄耆:‘冬牧70’黑麦为5:5)的日均提水量高于其他混播组合。在用标记水处理下盆土壤后,各组合上下盆土壤水氢稳定同位素比率(δD)值显著升高。不同禾豆牧草组合上盆土壤水δD及禾本科牧草茎秆水δD、整株碳同位素分辨率(Δ13C)和产量数据表明,在斜茎黄耆与‘冬牧70’黑麦混播比例为3:7、紫花苜蓿与‘冬牧70’黑麦混播比例为5:5时,禾本科牧草水分状况或产量好于其他混播比例。以上结果表明,两种深浅根豆科牧草与浅根性禾本科牧草混播种植时发生了水力提升现象,两种豆科牧草提升的水分可以被伴生的禾本科牧草所吸收利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