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苹果苦痘病果不同部位类黄酮含量及其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编号 zgly000170652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苹果苦痘病果不同部位类黄酮含量及其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作者 余贤美  王金政  薛晓敏  王贵平  聂佩显  陈汝  韩雪平 

作者单位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母体文献 植物生理学报 

年卷期 2020年03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436.611.1 

关键词 苹果苦痘病  类黄酮总含量  类黄酮合成与积累  全转录组测序分析  qRT-PCR分析 

文摘内容 类黄酮是一类重要的多酚类次生代谢产物,苹果(Malus pumila)果实因富含类黄酮等人体易于吸收利用的游离多酚,在抗癌、抗氧化活性、预防心脑血管病、抗肿瘤等人类慢性疾病方面有较好的功效,具有较高的营养和医疗保健价值。本文采用氯化铝比色法测定苹果苦痘病果不同部位的类黄酮总含量,通过全转录组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技术分析苹果苦痘病果不同部位转录组水平的差异表达,以研究苹果苦痘病对病果不同部位类黄酮含量的影响及分子机理,并探讨苹果苦痘病果的潜在医疗保健价值。结果显示,苹果苦痘病果病斑部位的类黄酮总含量为健康部分的8.26倍。经全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得的20个与类黄酮生物合成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均为mRNA,选取其中8个FPKM值差异倍数大于4.0 (4.10~80.15)的DEG进行qRTPCR验证,结果显示,苹果苦痘病果病斑部位这8个DEG的相对表达量为健康部分的3.05~24.50倍,说明苹果苦痘病的发生极大地促进了苹果苦痘病果病斑部位类黄酮的大量合成和积累,表明苹果苦痘病果病斑部位比健康部分在类黄酮资源获取方面具有更高的潜在价值。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