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淮海典型地区村域转型发展的特征与机理



编号 zgly000158581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淮海典型地区村域转型发展的特征与机理

作者 李裕瑞  刘彦随  龙花楼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地理学报 

年卷期 2012年06期

年份 2012 

分类号 D422.6 

关键词 村域转型发展  动态过程  影响因素  共性特征  内在机理  黄淮海  典型地区 

文摘内容 村域是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开展村域发展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基于对黄淮海平原3个典型县区内5个代表性村域在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的系统考察,探讨传统农区农业型村域转型发展的过程特征与内在机理。研究发现:①在经济基础、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内源性影响因素以及制度安排、市场需求和专业技术等外源性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案例村域大致经历了缓慢发展、逐渐起步、转型发展3个阶段。②案例村域转型发展过程的共性特征包括:重视民众参与;以能人为关键主体,着力实现内发动力与外发动力的统筹协调;日益重视抢占产业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创新是村域发展的力量源泉;战略、规划及行动力是村域发展的重要支撑;村域发展是一个自组织、网络化的动态过程。③其内在机理可归纳为:村民是村域发展的主体,能人是村域发展的核心因素,能人基于对村域自身资源禀赋、发展意愿、市场供需、政策导向、外域经验的洞察,着力激发内部动力、整合外部动力,共同构建协作组织、开展学习创新、制定发展战略、发展社会分工、参与市场竞争,切实推进村域自然—生态结构、技术—经济结构、制度—社会结构的优化,进而促进村域转型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时期,为加速传统农区的村域转型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应注重村域生产体系和城镇生产体系的要素融通、信息互享、产业融合、功能互补。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