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7187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刚果红对棉铃虫中肠围食膜的影响及其病毒增效作用
学科分类
220.3020;森林昆虫学
作者
张小霞
梁振普
彭辉银
张忠信
汤显春
李罡
赵淑玲
肖宇宙
张万菊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
母体文献
昆虫学报
年卷期
2006,49(1)
页码
45-49
年份
2006
分类号
Q965
关键词
棉铃虫
刚果红
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
病毒增效作用
中肠
围食膜
文摘内容
通过观察棉铃虫幼虫正常围食膜(peritroohic membrane, PM)的形态、结构和组成, 研究了刚果红对棉铃虫幼虫围食膜的破坏作用及其对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aNPV)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 棉铃虫的围食膜分布于整个中肠, 包裹着食物呈液囊状, 类似于Ⅰ型围食膜; 健康的围食膜呈无色、透明网状结构, 并具有一定韧性, 经刚果红染色后呈现桔红色。使用不同浓度梯度的刚果红喂食5龄幼虫, 结果显示摄取含1.5%和2.0%刚果红的饲料2.5h后, 宿主不能形成完整的围食膜, 而是形成易脆无弹性的围食膜碎片。经过恢复实验后发现, 刚果红对围食膜的破坏作用是瞬时的,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修复。用1.0%刚果红喂食初孵幼虫, 发现1.0%刚果红对棉铃虫的幼虫生长不能产生明显的影响。1.0%刚果红能加强棉铃虫幼虫对HaNPV的敏感性, 缩短病毒杀虫时间, 能使5龄幼虫的病毒感染致死率达到63%, 对HaNPV具有非常显著的增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