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4734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多电极射频对狗肾作用的急慢性实验研究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磁共振室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介入科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T室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
母体文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年卷期
2006,16(3)
页码
342-345
年份
2006
分类号
R445
关键词
肾脏
射频消融
动物
影像学
文摘内容
目的了解多电极射频对狗肾脏消融效果的急慢性病理变化及其与不同影像学间的关系。方法在急性实验组(3只), 通过手术暴露双侧肾脏, 分别在两侧肾脏的上、下极外侧进针进行射频消融(RFA)治疗后处死动物。慢性实验组(6只)在B超引导下对双肾下极进行消融治疗, 并于实验后7、15和30d处死动物。每只动物在实验前后均行B超, CT和MRI检查, 处死前再次行上述检查, 并和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肉眼观察急性期消融灶呈棕褐色尖端指向髓质的楔形凝固性坏死, 外围绕有O.2-0.4cm的淡红色环。镜检消融灶凝固性坏死区、周围区和正常肾组织的细胞学形态结构未见明显差异, 坏死区周围炎症反应, 间质血管有血栓。慢性实验随时间延长消融灶坚韧, 但不随时间减小。15d始细胞核完全变性, 肾组织形态结构渐消失, 渐被纤维组织取代, 距离消融灶边缘1cm肾组织学形态正常。消融灶大小和电极针伞镜相近。超声能准确的引导电极针到达肾内治疗区, 并能观察到电极散开启状况, 但不能监测损毁灶大小。MRI表现为稍短的T1, 长T2信号, 边界清晰。CT平扫对消融灶的辨别差, 强化CT消融灶不被强化。并发症有血尿和肾包膜下小血肿。结论RFA导致消融肾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 急性期消融灶和正常肾组织细胞形态结构无明显差异。RFA无严重并发症。超声能安全准确的引导电极针到达治疗部位, 但不能监测消融灶的大小。MRI和强化CT能用于消融范围的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