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50289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红壤丘陵坡地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N矿化特征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省临澧县农业局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母体文献
土壤通报
年卷期
2007,38(1)
页码
29-33
年份
2007
分类号
S153
关键词
红壤坡地
土地利用方式
氮素矿化势(No)
氮索供应
有机质
文摘内容
以坡地不同利用方式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 应用间歇淋洗培养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模型, 求得土壤氮索矿化参数, 并探讨了速效氮、氦索矿化势(No)、全氮、有机质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35℃条件下进行好气培养, 一级动力学方程能够很好的拟合试验数据, 模拟方程和模拟参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经过8年的不同经营管理, 退化利用方式土壤氮的矿化势最低, 变动在34.7~39.2mg kg^-1之间, 早农利用方式土壤氮矿化势最高, 变动在47.8~53.9mg kg^-1之间, 园地利用方式(落叶果、常绿果、茶园)的土壤氮素矿化势在46.2~49.5mg kg^-1之间; 氮索矿化势、土壤全氮、土壤有机质、土壤活性有机质、土壤易氧化有机质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 各指标之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氮索矿化势可以作为红壤丘陵区坡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土壤供氮强度的指标之一。